6/06/2006

新的約--指出問題

Identifying The Problem

譯自 Rock Of Offence

Fred Handschumacher著 原文


「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。」(何西阿書4章6節)

以 上我們談到上帝的方法。對上帝的方法缺乏知識,或有錯誤的知識,會帶來滅亡。我讀聖經,發現上帝的行動不會超出祂的方法以外。上帝不會違反祂自己的話, 也不會違背祂自己的性格。上帝指示摩西祂的方法的一個原因,是祂如此才能引導以色列國。上帝的話教導我們上帝的方法,這樣我們才能夠成功。基督徒生命的失 敗並不榮耀上帝。很有意思的一點是,上帝勸告約書亞要晝夜思想上帝的話(約書亞記1章8節)。如果約書亞順從,上帝說「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,凡事順利」。 繁盛和成功來自於將你的生命順服於上帝的方法。如果你離開了上帝的方法尋找其他的途徑,即使是看起來很好的宗教途徑,你也只能獲得相反的結果。如果離開了 上帝的方法,你就自己切斷了上帝的幫助。上帝把祂的話賜給我們,使我們能知道祂的旨意和祂的方法。悲劇在於很多教會因著假教訓或缺乏知識,切斷了上帝來的 幫助。這種「缺乏知識」就是忽略了我們與上帝的約,以及這個約帶給基督徒的保證。假教訓經常把耶穌基督新的約帶給基督徒的恩惠加以貶抑,或甚至完全刪除, 只保留救贖所需的「基本」信心。這種教訓很容易看見,我們在下面會有更深入的討論。揭露宗教在教會裡的謊言和欺騙,是理解「信心的祕密」的一個很重大的部 份。如果我們了解上帝的方法在哪裡失去,我們可以把它更正過來,並且開始享受與上帝的話連結所帶來的成功。

血約—知道的能力

在 創世紀15章,我們讀到上帝賜給亞伯蘭極大的應許。首先,亞伯蘭向上帝述說他沒有兒子的情形。亞伯蘭需要有一個繼承人,必須是他自己的兒子。上帝不只應 許亞伯蘭會有一個兒子,並且還宣佈他的後代會像天上的星那麼多。上帝也向亞伯蘭應許一塊土地—從埃及河到伯拉大河(創世紀15章18節)。亞伯蘭向上帝問 了一個問題:「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?」這個問題導致了舊約聖經中一件最重大的事件的發生:一個人(亞伯蘭)和全能的上帝立下一個血約。回應亞伯蘭的 問題,上帝立了一個約,保證祂一定會做到祂應許的事。我們知道創世紀 15 章所描述的事件是有關血約立定的過程,這是因為從18節開始聖經說:「 當那日,耶和華與亞伯蘭立約 ⋯ 」。注意,上帝並沒有讓亞伯蘭處於不知道的狀態中。上帝主動訂立這個約,使祂自己受到祂的話的約束,絕不能違反。這個約被聖經學者稱為「亞伯拉罕的約」, 或舊的約。亞伯拉罕的約是舊約聖經裡發生的所有事情的根源,並且為彌賽亞,也就是耶穌基督,的來臨奠下基礎。

血約是什麼?

血 約是人類最早且最古老的立約儀式。血約是兩個人所能立的最嚴肅,最具約束力的約。英國宣教士史坦利 (Stanley) 和李文斯頓 (Livingstone)(1800 到1900年代初期)宣稱在非洲大陸上從來沒有一個血約被違反。違反血約,結果就是死亡。如果血約被違反,違反者自己的家人會追捕他,並且將他殺死。血約 在部落文化裡非常為人熟知。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,以及非洲大部分部落,都熟知血約,並且也會訂定血約。中東的文化,特別是聖經裡記載的那些部族的文化,都 對血約非常熟悉。不了解血約的文化大多是那些比較「現代」的文化,像是美國。「約」(covenant) 這個字對一般美國人不具特殊意義,並且很悲哀的是,對大多數基督徒也是。

在「基督裡的血約弟兄」 (Blood Brothers in Christ) 這本書裡面,作者馬爾孔.史密斯 (Malcolm Smith) 寫道:

「我 們沒有辦法避開血約。聖經裡面每一個故事,每一個神蹟,血約都直接或間接出現在我們眼前。如果我們有獲得拯救的希望,我們也必須把它放在約的架構之下 了解。在什麼樣的基礎上,一個罪人能懷抱希望來到上帝面前,期望上帝能接納他?我們為何能有如此的膽量,使我們能向上帝禱告並期望得垂聽?沒有一個堅實的 基礎,信心只不過是一種可悲的噫想,一種毫無意義的對信心的信心。聖經裡的信心是對某些上帝已經做的事的回應。上帝立下基礎,採取行動,而信心無非是人對 那基礎和行動的反應。上帝立下一個基礎,所有應許和拯救的希望都立定在那基礎之上,並且也因著那基礎,所有的威脅和警告都變得無比真實。那個基礎就是血 約。血約最簡單的定義,就是它是兩造之間的協議。但血約不只是這樣,因為它使兩造合為一體,所有資產,才能,債務,以及責任都變得共同持有。這種合為一體 的協議是經由兩造各自向對方發出仔細定義下的誓詞和承諾,然後訂定的。」

以上引言的關鍵詞是「合為一體」。一個血約使兩造 合一,成為一個 新的人。在這種合一當中所有資產,責任和資源都變成雙方共同擁有。這是生命的交換。在美國 我們唯一比較像血約的儀式是婚姻。婚姻是一種約,男人和女人藉此成為「一體」(創世紀2章24節)。不幸的是,婚姻的約現今在美國也不具太大意義,因為所 有的婚姻中有百分之 50 以離婚收場。「血約」這個詞是從希臘字 berith 來的,意思是用刀割使血流出來,藉此立約。立血約的行為也通常被稱為「割約」(cutting the covenant)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